主页重点文章优秀作品期刊征稿论文体例在线阅读
    重点文章
 
中国古代美育传统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启示
朱恪孝 

摘要:中国美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先秦以来便与中华文明进程同步,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为传统艺术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教育方式和优良传统。深入发掘古代“乐教”的系统成因,体认它的内在价值及外在影响,对当今中国艺术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艺术教育;传统;当代;启示

美育,即审美教育。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从西方引入的,然而,中国古代早已存在美育传统,且不乏深厚丰富的内涵。它最早以“乐教”(1)形式出现,《尚书·尧典》中有舜帝命夔“典乐”以“教胄子”的记载。这是中国传统美育的发端。至孔子时,美育更受重视。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孔子继承并发扬了西周的“六艺”教育传统,重视艺术审美与培养个体人格之间的关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3)他认为,人格修养是“游于艺”最重要的条件,而艺术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之一。

当时,美育受重视的具体表现在于对文艺作品社会作用的关注。因而,美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鉴赏来实现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4)“兴”,按朱熹的理解是“感发志意,”也就是说,通过欣赏诗歌来感动人、鼓舞人,激发情志,净化心灵。显然,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看到了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感染作用。同时,他也重视《诗》的启发性。如《论语·八佾》中的一段,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子夏名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认为,子夏由他对“巧笑倩兮”等句的解释引申出“礼”后于“仁”的见解对自己是一种启发,反过来说,正是他的解释启发了子夏。可见先贤孔子的论述,虽只言片语,其真知灼见,昭明后世。

自古以来,中国的艺术教育注重人文的传统。“乐教”是儒家教育理念的最高目标。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儒、艺坛诸家大多是“德艺双馨”的楷模、令人景仰的师长。这是中国古代艺术教育重视“以德立艺”,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根基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古代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孔子所谓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狭义上讲就是文艺、音乐、舞蹈的“乐教”教育。

表面上看,“乐教”是审美的功能教育,实际上,它是对人性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化。例如,荀子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而“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荀子·乐论》)孔子非常重视对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把乐融入教化中。他曾向乐官师襄求教,在齐国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在评论《韶》时,他认为,“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在这里,“美”是就声音(即形式)而言,“善”就内容而言,足见孔子对音律也有极高的鉴赏力。同时,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了艺术对人格的陶冶与塑造。由此可见,虽然孔子重视诗乐,但他更看重艺术的教化作用和艺术对个人修养及社会政治的影响。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孔子美育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德育服务,为实现“礼”“仁”的儒家政治理想服务。因此,在孔子终生行敩的教育思想中,他从未提到过教育主体的地位。对他来说,美育只是作为一种实现德育的手段,这与他的本体论认知与政治理想紧密相关。

“乐教”一直被视为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和近代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在“人”及人性养成的体系而加以展开。同时,强调艺术教育对人格的陶冶和塑造,使艺术教育与人类的发展相互关联,体现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与人本存在,以主体精神支撑的现代思维方式与传统审美思维相互对接,从而既能汲取民族优良的文化精华,又能与时俱进和现代化的社会环境相谐互融,形成以人文精神为主导,传统思想为根基,培养艺术人才的教育模式。

中国古典艺术,琴、棋、书、画为一体,诗、书、画、印相同源,形成综合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就中国书法而言,讲求“心正则笔正”,绘画之笔墨亦能“正风俗,移教化”。故有人们常讲的“书如其人”“琴能表德”之说。如果,我们将一个人的道德修视为是其学问终极的准则,那么琴、棋、书、画便是这一准则的具体展现,技艺的培养无不建立在德行修养之上,也体现在自我人格的完善,正如孟子所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5)

“必仁且智”同样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孔子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又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孔子认为,在人才培养问题上,道德、理想、人格和品质的教育始终是第一位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第二位的。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作为一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是根本,同时必须德才兼备,二者缺一不可,否则无完美可言。汉代儒学家董仲舒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挥,强调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董仲舒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必仁且智”,并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这一表述比孔子的观点更能代表儒家的教育思想。在“以德立艺”的优秀传统中,发扬我国传统美育思想,运用审美意象的感染力,塑造人的知、情、意,以美至善,进而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人格的全面完善,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应该首先反思的问题。

当然,中国古代艺术教育还有“神乎其技”的传统。高超的技艺往往会被神化为“技法精湛绝伦,艺术表现力神妙”。如顾恺之“画龙点睛”的传说,王羲之“画雨即下雨”的传说等等。然而“神乎其技”必须“进技于道”(7),这才有可能达到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期然不期然的终极目标。“神乎其技”来自艺术主体反复磨砺、刻苦训练,故能“熟而生巧,巧而生精,精而生慧”,并逐渐克服呆板技法的束缚,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自如。正如庖丁“始解牛”“所见无非全牛”“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8)所表现出的那样,不仅能够彰显高超技艺,还是一种认知境界的升华,又体现受教后而长期修炼的结果。

传统艺术教育与文明的发展同步,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育传统。发掘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优秀传统经验对今天的艺术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当今,中国的高等艺术院校坚持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这恰好与我国古代的艺术教育理念契合。随着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作为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的美育,越来越备受瞩目。

然而,美育真正的实施和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就是来自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学生毕业后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愈来愈高,机会主义、急功近利及目光短视,人们将希望寄托于学校培养技能上,加之追求升学率,以及和实际相脱节的德育方法,使得美育在实际中不仅没有被正视,甚至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近代学者王国维指出:“其(孔子)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则始于美育,终于美育。”我们要审时度势,既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又要固守传统审美的理想,坚信美育与德育教育指向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的高度自由与精神解放。

此外,针对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及失去灵性的“技术至上”,传统的“神乎其技”必须“由技入道”方为正途,要做到由知化情、由智入境。境界教育的本质属于美育。艺术教育不是单一的技法训练,也不是简单地填充知识、培养匠人,而是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艺术思想及审美意识。我们反对把人变成“机器”的教育,也反对把人变成急功近利的“工具”的教育。当代艺术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樊笼中脱离,坚决地向素质教育转变。只有净化自主心灵,培养道德情怀,提升臻于至善、止于至美的境界,才是艺术教育的根本。

事实上,中国传统艺术教育,早已超脱了现实的功利主义,不仅如此,孔子在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中,还将“境界”还原到生活。据《论语·先进》载,一次,在与子路、曾点等人的谈话中,孔子询问二人的理想。曾点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叹:“吾与点也!”这里反映的是孔子对人生的体验与期望。人生并不是只有道德、理性、知识、技术,还有许多情感、体悟和非理性的东西。审美教育是关涉人的情感和生命体验的,它更注重生活本身,目的在于使人们看到理性生活之外的另一层面,充分领略生活中的美,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只有等到社会主流观念对人的生命价值及个体存在关注的不断增强,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意义更受重视,学校教育不再只为升学、就业,不再被“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技术”等概念化说教所“挟持”之时,我们的美育才能真正得以施行。这也是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优秀传统对当今的重要启示之一。

关注传统,立足当下。纵观中国改革发展30年历程,当今的艺术教育就像中国社会的缩影。艺术教育成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变革频率最快、强度最大的一块,它发展迅猛,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如在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意识,深受西方教育体系影响,导致技术主义扩张,功利主义泛滥;日新月异的环境变迁使当代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愈来愈缺少生成与更新空间。如此种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举措。

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体系与传统艺术教育没有明显断裂,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文化传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回溯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与深厚的人文自然资源,为当代艺术教育的开拓与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雄厚的支撑。“天人合一”及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以德立艺的理论基础。以善统美,以美启善,美善一体。这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全面“乐教”教育,是当代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立足点。

我们的任务和使命,就是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与衔接的桥梁,让继承与创新并举,传统与现代同行。在“以德立艺”的优秀传统中,发扬我国传统美育思想,运用审美意象的感染力,塑造人的知、情、意,以美至善,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人格的全面完善。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扩大了社会对文化艺及与艺术人才的需求,面对可资利用的西方当代艺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几代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目前,中国已初步构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在环境发生剧变,社会现代化转型,市场经济意识的普遍渗透,消费文化的迅速展开的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要高瞻远瞩地做好统筹规划,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积极实施传统审美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具有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价值观,宽博的艺术胸怀、开阔的文化视野及丰富的精神世界。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重在学生的短期行为和局部变化,而重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并最终使学生的人格趋向完美,达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之的目。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要塑造一个艺术家,而是要塑造一个完美的人,一个完美的世界。我们要用审美的眼光、艺术的力量,去塑造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塑造日益完美的和谐社会,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

注 释:

⑴乐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之一。孔子曾把《韶》乐视为文质俱佳的作品,作为“乐

教”的范本,并赞颂其“尽善尽美”,反对只重形式和技艺的学习,把体验和陶冶情感作为乐教的重心。

⑵张燕婴译注:《中华经典藏书(论语·泰伯)》,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9页。

⑶张燕婴译注:《中华经典藏书(论语·述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8页。

⑷俞剑华著:《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版,第2页。

⑸杨伯峻译:《孟子译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7页。

⑹同⑶,第96页。

⑺曹基础译注:《庄子浅注(庄子·养生主第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3页。

⑻同⑺,第43-44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蔡尚思.蔡尚思著作集·孔子思想体系孔子哲学之真面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本文为《美术院校教育创新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陕教财[2013]23号)课题阶段性成果。

朱恪孝,男,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