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重点文章优秀作品期刊征稿论文体例在线阅读
    重点文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家意识与工匠精神
朱尽晖 

“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的教育及文化传输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化内化为带有时代烙印的精神高度,物化为独具地缘特色的艺术语境,悠久的传统文化,现代的外来文明共同构筑着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文艺事业的发展是和谐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要有和谐文化做支撑,和谐文化是产生高品位文化的根本,是建设高品位文化大国的基础。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艺术。所以,从文化结构上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将是构建高品位文化形象的重要元素。面向新世纪,中国精神应当包含博大精深的内涵,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精神的内涵既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构成要素,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的物化载体。这种精神可以转化为一种可见的社会效应和社会生存,同时充分体现于中国形象塑造的全部过程。精神往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精神体现了中国的文化价值与艺术向度,引导了现实和未来中国发展的时代向度,同时折射出发展中存在的缺憾与不足。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沿途国家产生共鸣

“对话”和“开放”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丝绸之路”是推动建设亚太、亚欧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化发展平台。“丝绸之路”艺术品中的中国国家意识,能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灿烂艺术文脉。今天,我们重新关注它、重视它,就是希望它能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间艺术的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为东西方艺术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国家意识输出的主要路径是提高“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传达的综合实力。一直以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全球范围区域文化艺术共同面临和追寻的时代命题,它的有效传播必须借助特定通道或载体,纯粹的意识形态及政治理念无法直接转变成“文化软实力”。我们强调“丝绸之路”沿线艺术品中的国家意识,就是着重强调“文化软实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软实力”并不包涵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社会制度等原本属性,而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软力量,是一种体现民文化创造能力和民族艺术发展水平的人文精神力量。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交通要道,还是承载文化输出、沟通艺术交流的“桥梁”,是输出国家意识,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丝绸之路”艺术品中国家意识的传播是文化的自我建构战略,是坚持中国道路、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提升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在新形势下,紧抓机遇,挖掘“丝绸之路”沿线艺术品优势,站在国家文化战略高度扩大国家意识传播,对中国艺术整体软实力进行全面评估、重新审视、总体规划和深度整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决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文化资源走出去,支撑华夏文脉承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为子孙后代留下可资利用的文化给养。

国家意识是公民通过长期生产、生活形成的对国家的认知,态度、信念等情感心理总和,是鼓舞人民团结奋进,推进民族富强繁荣,激发公民责任感、自豪感、归属感,开辟国家未来发展的一面精神旗帜。中国艺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当其冲要输出国家意识。

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汇的重要枢纽。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开始,“新丝绸之路”战略便被建设成“对话之路、开放之路、经贸之路、科技之路、文化之路”。“丝绸之路”艺术品中的国家意识不仅涉及艺术品本身,还关联多种人类行为活动,包括文化、艺术、宗教、科技、交通、经贸及国际关系等。它的精神内涵是坚持合作共赢,促进文明互惠。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经久不衰的“丝绸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交融文化艺术、输出国家意识、树立国家形象的重中之重。

二、发展“软实力”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举措

21世纪是中国艺术“再出发”的新世纪,也是中国美学再次整合、重新绽放光辉的“大时代”。可以想见,21世纪的艺术家、美术家肩负的使命在于开拓新的美学理念,展现新的美学语汇,生产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艺术史角度看,21世纪的中国美学系统及新艺术将不可避免地展开一次自觉、自省的“旅程”,并逐渐摆脱两百多年来西方艺术的锢限,从自身文脉生成出发,建构凝聚中国国家意识的“新美学”。这种新美学,必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土壤茁壮成长出更大、更新的艺术。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区域竞争已转变为以经济、军事、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中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贸易顺差带来巨大利润,为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然而和经济飞速发展相对应的却是文化艺术的相对滞后,尤其是艺术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远远无法和经济增长实力媲美。相对于域外文化艺术的不断浸润及涌入,中国艺术的输出却难以同经济发展相匹配。如何使中国艺术有效转换成文化软实力,让中国艺术在国际舞台发挥号召力、说服力和吸引力,使之在“一带一路”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绽放光彩,是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自汉代开通的古丝绸之路,“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顺应时代要求与发展愿望,为文化艺术交流共融提供了广阔发展平台,输出“丝绸之路”艺术品中的国家意识,处理好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当今社会所赋予的文化产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势必有助于加强不同地缘艺术的交流互鉴,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21世纪焕发新生。

无论是古老的“丝绸之路”,还是“一带一路”倡议决策下的“新丝绸之路”,都与中华文化的传播及中国形象的树立密切相关。“丝绸之路”是一条文明之路、艺术之路、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是历史选择的回归,面对“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如何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这个古丝绸之路起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推动中国艺术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中国艺术又当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实施好“一带一路”倡议决策?如何让中国艺术的优秀“品牌”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在中国形象的塑造中实现中国艺术品牌战略的途径何在?这是文艺工作者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新任务。

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化商贸交汇的重要枢纽。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开始,“一带一路”倡议便被建设成“对话之路、开放之路、经贸之路、科技之路、文化之路”,不仅涉及经济贸易,还关联多种人类活动,包括文化、艺术、宗教、科技、交通、经贸及国际关系。它的精神内涵是坚持合作共赢,促进文明互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交融文化艺术、输出国家意识、树立国家形象的重中之重。当前,精准把握新形势、承担新任务、履行新职责,结合经济文化发展现状,通过科学有效的切实改革创新措施,开创繁荣发展新局面是当代美术人推动美术新发展“复兴之路”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

用跨文化眼光审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认识到在这些现实问题上熔铸文化艺术价值是当代艺术家面临的关键问题。先行者已然意识到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互依存与民心融合做出持续努力的重要性。实践表明,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能够更好地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汇聚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正能量”。我们坚信,“以艺术为纽带,寄文化做依托”必定会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及各地缘文化之间的对话协调与交流合作。

关注艺术成果的现实转化和创新发展,以艺术联盟增进文化认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战略协作。在这个大主题下,设立“一带一路”艺术联盟,深入把握中国美学“精神追求”,用科学发展观弘扬传统文化,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构建新时期视域下展现中国特色的新美术精神,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培育时代新人。凝练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髓与时代生命力,努力使中华民族最美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语境相适应、相协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构先进文化传承体系,延续历史文脉,展示中华之美,为民族艺术可持续繁荣发展培养具有中国基因的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三、“工匠精神”是立国之本

要树立国家形象,“工匠精神”的弘扬势在必行。所谓“工匠精神”,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氛围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提倡“工匠精神”绝非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而是追寻一份专注坚持的精神信仰,探求一方淡泊名利的高志林泉。精益求精的禀性,不计得失的心性,锲而不舍的韧性,锐意进取的个性,共同铸就“工匠精神”的内涵。然而,内在动因的缺失,导致利益主体难以坚定不移地维系同一性价值体系,尤其是在精神独立、选择多元、差异显著的文化视域下,形成趋同性认知显得更加曲折艰难。因此,当代中国设计的“工匠精神”须内化为人的本质力量,其动力来自利益主体的内在动因、离不开社会化的助力推动,需借助人文环境的群体意识。

《后汉书·马援传》言:“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精神是以情感和意识为载体的理念文化,“工匠精神”的原动力是中国设计薪火相传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其核心力量来自利益主体的真、善、美。它的“真”是指设计人的恪尽职守、从容严谨与呕心沥血;它的“善”集中体现在设计人对行业的执着热爱、刮摩淬励及淡泊名利;它的“美”表现为设计人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和尽善尽美,是诸层关系知行合一、践行理论的嘉言懿行。

中国是传统手工业大国,从先秦的《墨子》《周礼·考工记》到明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首源深流长的工艺美术史诗,跨时空维度,显精神境相,内蕴先贤智光,外籍时代精神,看似朴拙,实则奥义,暗合主体认知与客观世界的相融统一。遗憾的是,当我们回顾曾在人类工艺美术史焕发夺目华彩的青铜、瓷器、丝绸和漆器时,与之相对的却是当代手工艺生产在追求产能效益和短平快的同时,质量粗糙、品质下滑。以品牌制造业为例,截至2013年,全球范围内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为数最多,有3146家,其次是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而中国,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存5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大力推广中国设计中的“工匠精神”,寻求新的发展视角,处理好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首先应从内动力出发。内动力指中国设计“工匠精神”利益主体的内在潜能。主体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政治需求、社会需求。内动力从根本上关系到当代中国设计“工匠精神”的时效性,促进主体对中国设计“工匠精神”理论体系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是当代中国设计“工匠精神”大众化的能动力。

当今,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中国设计的国际号召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却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可以说,正是这种滞后及域外文化的不断涌入为中国设计“走出去”的使命平添了紧迫感。当下,“中国制造”正努力向“中国智造”迈进,必须使中国设计有效转换成文化“巧实力”,使之在现代化进程中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文化、展露中国精神,推动“品质革命”,实现“匠心筑梦”。“中国智造”和“中国制造”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科技含量的提高,关键技术的创新,人才优势的发挥,重大难关的突破,以及坚持不懈地研究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根据不同需求不断进行新创造,促进“工匠精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四、美术家的担当和责任

“一带一路”艺术联盟是旨在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在“丝路精神”主导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强调与时代同行、与世界共赢理念,加深互动性、对话性,在交流共融基础上,凝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艺术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大力传承、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优秀文化。

首先,体现艺术创作和研究的继承性、民族性,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语境相适应,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多彩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精神指引,通过构建艺术联盟带动全方位战略合作与共同发展。其次,体现艺术创作和研究的原创性、时代性,从改革发展实践中掌握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这是中国特色文化艺术理论的着力点和着重点。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提出反映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最后,体现艺术创作和研究的系统性、专业性,在学科建设上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结构,打造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科学体系。即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交叉学科融合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每个地缘文化空间创造出的文明成就都离不开外来因素的浸透与耳濡目染,各文化区域在承继自身发展基础上,通过文化融通,吸纳借鉴其他文化区域的优势,使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良性互动、互利共赢,挖掘发展优势和潜力。

对中国美术人来说,“一带一路”不仅是商贸交通要道,还是承载文化输出、沟通艺术交流的“桥梁”,是促进艺术繁荣,推动文化发展、扩大中国国际影响的重要资源,对助力当今中国迈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发展轨迹具有深远意义,尤其是推动中国美术有效转换成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亚太、亚欧乃至人类命运公共同体的优化发展平台。

在新形势下,紧抓机遇,以艺术联盟为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决策,在与世界交流共荣的同时,支撑华夏文脉承继,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一带一路”覆盖面广、人文荟萃的优势,必将有利于开创中外美术“请进来、走出去”的新格局,进一步确立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话语权,体现在国际文化版图上的新高度,为艺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领域开辟出崭新天地。

我们相信,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扩大国家意识传播,构筑“丝路共识”形成,定然会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在21世纪重新受到重视,重新发出璀璨光彩,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灿烂艺术文脉,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身份”的艺术金名片,在建立繁荣、稳定、和谐的国际新秩序的同时,辐射亚欧大陆,共创时代辉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