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在陕西这片沃土,延安文艺座谈会照亮了革命文艺征程,成为引领中国文艺前进的旗帜。今天,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总结经验,以艺术之美,承初心使命,筑就美术辉煌,践行美育精神,助力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对文艺战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我们把握《讲话》的正确方向,把“人民性”作为文艺创作的核心要义,把人民作为服务主体、表现主体,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一、树民族精神之魂,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党的百年奋斗把民族、科学、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同“艺术服务人民”相结合,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回馈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文艺精神,特别是发挥美术力量,育新人、聚民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创作高峰。西安美术学院坚守党的文艺方针,致力于创作体现祖国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美术作品。作为位于丝绸之路桥头堡的高等美术学府,我们除了始终把《讲话》精神落实到国家重大题材创作中,不断推动丝路沿线国家运用美术的方式践行、解决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事业,为国家强盛、民族发展、幸福生活彰显丹青画笔的回馈与要意,激励人民奋进,助推国际合作,同时还坚持聚焦现实,充分歌颂祖国的绿水青山,描绘人民的优秀品质,特别是在陕西地缘文化标识,创作小康路上、建党百年、幸福生活、以艺抗疫等优秀美术作品,为助推陕西美术发展,展现陕西魅力,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做出重要贡献。
二、呈时代画卷之典,凝聚奋进精神力量。
西安美术学院与共和国同龄,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高等美术院校,首任校长是贺龙元帅,至今校门上还镌刻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字样。办学73年来,始终坚持文艺为工农兵、为人民服务。作为高等院校,除了为国育才,更重要的是出作品、出人才、出美育,用美育精神歌颂时代,用美术作品赞美祖国,突现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和陕西文化名片。此外,我们提出以“名家”“名师”来培养“名生”,他们的代表,将为国家留下经典“名作”。当下,我们坚守“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精神,把老一辈艺术家的文化财富,用在出人才、出作品当中。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大部分地方,艺术家中西安美术学院培养的学生占80%以上,在历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国家重大题材创作中,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占90%以上,我们为国家培养人才,特别是美术人才方面,始终坚持践行《讲话》精神,“人民性”无论是在当下和未来始终都是我们长期坚守、毫不动摇的信条。
三、拓中国美术之路,传承美育价值引领。
2021年10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习近平总书记和多位国家领导人亲临,为展览予了高度肯定,众多艺术家也对刘文西先生做出了高度评价。刘文西先生是践行《讲话》精神的终身实践者,他脚踏实地,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毕生致力于创作服务人民、人民喜爱的作品。刘文西先生是党的文艺方针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美术高峰的一面旗帜;是艺术为人民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经典艺术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是展现领袖伟人与人民鱼水相容的一面旗帜;是诉说中国故事、传播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的一面旗帜;还是以作品的方式歌颂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善良视觉表达的一面旗帜。刘文西先生的艺术造诣和精神修为不仅蕴含于人民心中,还带领我们长期深入研究,扎根实践,发掘历史,展望未来,让文艺的旗帜在新时代发光发彩。
文艺属于人民,人民热爱文艺。我们以丹青之笔,铸时代精神,用精湛的艺术技艺、浓烈的艺术表达,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高度的优秀美术作品,振奋民族精神,助推强国建设,鼓舞人民生机勃勃地迈向未来!